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安全文化建设早已超越简单的规章制度约束,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系统性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企业从战略高度出发,构建理念、制度、行为和氛围的闭环体系,将安全意识融入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而在此过程中,党建引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与思想支撑。
一、党建引领,筑牢安全文化建设思想根基
(一)强化政治引领,明确安全发展方向
企业党组织需将党中央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融入企业安全发展战略。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担当。
(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员参与
鼓励党员在安全生产中亮身份、树标杆,党员带头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主动排查安全隐患,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以身作则。同时,发动党员加强宣传安全知识,主动参与安全隐患排查的工作,纠正不安全行为,树立“党员就是安全员”的观念,营造“一名党员一面旗,带动一片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战略引领:构建安全文化顶层设计
安全文化核心理念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企业应紧密结合自身行业特性、发展战略以及社会责任,提炼出契合企业实际的安全价值观。例如,化工企业可确立“零泄漏、零事故”的目标,将安全置于生产的首要位置;建筑企业则可强调“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凸显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这些理念需广泛宣传、深入贯彻,使其成为全体员工的行动指南。
三、制度保障:夯实安全文化建设根基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至关重要。在事前预防环节,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每月对风险点进行辨识并公示,全面梳理和评估各岗位、各环节的潜在风险,确保岗位清单全员掌握;事中管控阶段,聚焦公司重点工作领域,开展综合、季度、月度检查,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强各类隐患排查和治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事后改进方面,若发生安全事故,应确保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优先保护人员生命安全,防止事故扩大蔓延,维持公司稳定发展。同时,通过对事故的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此外,依据安全标准化要求,定期修订制度文件,广泛吸纳员工建议,进一步提升制度的适用性。
(二)明确安全责任体系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体系,是保障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的关键。从企业管理层到一线员工,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清单。推行“直线责任”机制,要求各业务部门直接负责本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安全管理部门“单打独斗”,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
(三)优化安全管理资源配置
按行业标准配齐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提升队伍职业化水平;按要求制定年度安全费用计划,覆盖设施设备、检测、培训、保险等支出,设置财务专项科目并每月更新台账,保证专款专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同时定期梳理应急抢险物资使用与储备情况,确保各类应急物资配备到位并处于可靠的使用状态。
四、行为塑造:推动安全文化落地生根
(一)培育安全行为习惯
鼓励管理者深入生产一线,及时发现并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同一班组内的员工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共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同时,鼓励员工通过“随手拍”的方式参与隐患排查,对积极参与安全管理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发员工主动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分层分类开展专项培训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结合风险点和岗位需求,聘请专家开展法规、消防、应急等专题培训。根据员工岗位特点和职责,开展针对性的安全培训。除全体员工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外,不同业态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需参加专业资格认证培训,确保按要求持证上岗。此外,还可借助VR安全模拟体验等创新方式,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五、氛围营造: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环境
(一)多渠道宣传安全文化
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安全文化宣传,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例如,在企业厂区设置安全文化墙、风险告知牌等,通过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安全宣传视频;开展“安全文化月”、“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将安全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活动之中;借助企业内部刊物、公众号、安全APP等平台,及时推送安全知识和事故案例,提高员工的安全认知水平。
(二)搭建员工参与平台
建立畅通的员工参与渠道,让员工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推行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员工自发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借助外部约束,如邀请员工家属参与“安全开放日”活动,签订《家庭安全承诺书》,借助亲情的力量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此外,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开展“党建引领安全大家谈”活动,组织党员和员工代表交流安全心得,凝聚共识。
(三)构建潜意识安全思维
推动员工将工作场景中的安全意识延伸至家庭生活,如分享用电交通等安全经验、联合社区开展生活安全专题讲座,将风险排查习惯和安全培训拓展至生活;同时可以通过内部平台推送生活安全微提醒等方式强化潜意识习惯,鼓励员工在社交媒体分享安全实践,使安全观念内化为员工生活中的潜意识行为。
企业系统性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唯有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战略引领、制度保障、行为塑造、氛围营造以及持续改进的有机结合,才能将安全文化融入企业的血脉,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总工办 张同庆)